这篇文章我四年前发布于steemit.com,近日重读颇有感触,遂转发至此。有删改。
之前我有一个博客,2014年与2015年这两年期间,我在博客上写了很多短篇小说,数量加起来比我最近三年写得还要多。那时候我甚至天真地幻想依靠写故事、卖故事生存下去,但是残酷的现实让我从白日梦里醒来。
为什么在那两年会写出那么多篇小说?我把原因归结为“孤独”。
继续阅读我时常问自己:为什么别人开奔驰坐宝马,而我只能乘公交?
现在路上奔驰宝马随处可见,驾驶员大多数也是跟我年纪相仿的人,有的甚至更年轻。以前我总是觉得他们命好,出生就在一个富裕家庭,人生的起点就比这种出生在一般家庭的穷小子要高。可是随着我接触到更多社会层面的人,才逐渐意识到:原来很多人是靠自己的拼搏改变了命运,实现了财务自由。
继续阅读出于生活所迫,前段时间我在业余接了个私活,帮一个母婴教育公众号“洗稿”。
这份私活的内容说起来很简单,上家发给我母婴教育相关的文章,我总结出其中的观点,然后重新编写一个小故事,再把刚刚总结的观点通过故事来进行展开叙述。写作的模式很固定,就是“故事-观点-总结”这样的三段论。
继续阅读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,有本事的人都投奔大城市发展,留在小县城的都是没本事的。很不幸,我便是“没本事”的那一类人,因为我从开始工作到现在,始终在小县城里打转转。我可能还是同类人里最没有本事的人,因为我连大城市的地界都没踏上过。
我工作过的几家公司中,其中有两家是知名集团公司在小县城的分公司。借着集团公司的影响力,它们也成了小县城里的“大公司”“好单位”,成了很多人眼中的“香饽饽”。这些公司虽然隶属于某某集团公司旗下,但是山高皇帝远,管理远不如集团公司正规,很多时候制度在人情面前脆弱不堪。
想要在这种小县城里的大公司生存下来,不会察言观色、不懂得随机应变可是万万不行的。而我根据这几年的实践经验,总结了以下小县城版的大公司生存指南:
继续阅读